清晨,第一縷陽光剛剛爬上社區的樓角,身著“紅馬甲”的魯小莉,已經開始了一天的網格巡查工作。“小魯,又來巡網格啦!你們一天真是辛苦!”安居苑東區的劉大爺熱情地打著招呼。誰能想到,這位應答時聲音自信、步履從容的社區工作者,竟是年初才上崗的00后“萌新”。從初來乍到時被居民好奇打量的“生面孔”,到如今大家口中親切的“小魯”,這條每日必走的巡格路,默默見證著她的成長蛻變。
初入社區,魯小莉坦言自己是個十足的“職場小白”。“那時候連居民家的具體位置都得對著地圖找半天,更別提處理復雜的矛盾糾紛了。”是前輩同事手把手地指導,和她自己揣在兜里那本密密麻麻的“彩虹臺賬”,讓她一點點摸清了門道,讀懂了這本充滿煙火氣的“民生大書”。光背熟政策文件還不夠,還要學會傾聽居民家長里短期盼與煩惱的本領,揣著這份“土辦法”,小魯手里的麻煩事兒,就像春天的種子,慢慢都長出了解決的芽兒。
“孩子,我聽你的!”安居苑東區的白阿姨習慣在樓下堆放廢品,成了社區治理的“老大難”。幾次上門勸說,老人家總是沉默以對。轉機出現在白阿姨意外摔傷腿之后。魯小莉不僅沒有因之前的“碰壁”而退縮,反而每周雷打不動地上門探望。陪老人聊天解悶、關心康復情況,漸漸地,白阿姨眼中的防備消散了,取而代之的是信任與依賴。當那句飽含感動的“孩子,我聽你的!”終于說出口時,樓道里堆積的廢品消失了,一段跨越年齡的深厚情誼也悄然建立。更讓小魯欣慰的是,白阿姨康復后,再也沒有出現過亂堆亂放的情況。
剛處理好白阿姨的心結,新的“聲浪”又涌來。麗園東區居民馬女士被樓下酒吧的深夜噪音折磨得苦不堪言。這次,魯小莉沒有猶豫。她迅速行動,充分利用社區的特色平臺——“罐罐茶議事吧”,化身“金牌協調員”。一壺熱茶氤氳,幾方圍坐共商,她耐心地組織酒吧負責人、馬女士和物業反復溝通。方案確定后,她更是開啟“高頻次巡查”模式,三天兩頭往酒吧跑,不厭其煩地提醒控制音量、檢查隔音措施。這份“磨破嘴、跑斷腿”的執著,終于換來了安靜祥和。馬女士特意撥打12345熱線,不是投訴,而是滿懷感激地為魯小莉點贊表揚。
從初入網格的忐忑不安,到如今獨當一面的沉穩干練。魯小莉在社區工作的道路上越走越穩。“咱們網格員,可不就是給居民跑腿辦事的嘛!”她總是笑著說,“多跑一次腿,多問一句話,多操一份心,居民的煩心事就能少一件。”樓道里熱情的招呼聲、居民解決問題后舒展的眉頭,還有那通珍貴的表揚電話,都是這位00后網格員在基層熱土上,用汗水與真心澆灌出的最美“勛章”。而魯小莉的網格故事,還在繼續書寫著溫暖與感動。(記者 吳春霖)